吳宗文牧師:永遠的福樂
永遠的福樂
吳宗文牧師
中國人對人生的願望,全繫於一個「福」字。「福」之最簡單定義便是「禍之對」。換言之,沒有災禍便是幸福了﹗但其正面的意義可見於《禮.祭統》:「福者,備也,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之謂備。」易言之,「福」指凡事千依百順,無所不備。人生若得此,復有何求?
至於「福」的具體範圍,《韓非子》曾界定為:「全壽富貴之謂福。」《尚書?洪範》則把「福」歸納為五類,合稱「五福」:即壽、富、康、德、命。但民間卻將所有心想意欲的事情都列入其內,例如:福壽無疆、福祿雙全、五福臨門、福星高照、福如東海及福至心靈等。還認為:睡眠、飲食、妻妾、子女、和諧及忍讓等亦屬福氣。綜上所言,中國人認為全備的福氣不外乎,求長命富貴、生活康寧,進而發財立品,轉求美德。然而,這都是今生的,並不指向永恆。
聖經對世間福氣最大的突破,在於將福的觀念內化和深化。耶穌在被譽為倫理巔峰的登山寶訓(太5至7章)內提到,福氣除了是「地土」和今生的「安慰」、「憐恤」,還包括「承受天國」、「得見上帝」、「神子名分」及「天上賞賜」等永?福分。而得福的起步點,竟是逆境中的生命質素,例如:「虛心」、「哀慟」、「溫柔」、「清心」、「飢渴慕義」、「使人和睦」、「為義受逼」及「承受毀辱」等。
那麼「福」來自哪裡呢?中國人認為一是「上天賜予」或「祖先庇祐」,故要向靈界祈福;二是「命中註定」或「鴻運當頭」,故要藉術數來趨吉避凶。然而,「耶和華對假神說……要說明後來的事,好叫我們知道你們是神。你們或降福,或降禍,使我們驚奇,一同觀看。看哪,你們屬乎虛無;你們的作為也屬乎虛空」(賽41:21,23-24)。其實全備的「福」來自真神,唯有祂才是福氣的真正源頭。
從「福」字的結構,確可見其宗教關連。然而聖經告訴我們:「外邦的偶像是金的,銀的,是人手所造的……造他的要和他一樣,凡靠他的也要如此」(詩135:15,18)「福」字由「示、一、口、田」四部分組成。神「示」邊代表「啟示」和「祭祀」,象徵著「如有神助」(詩121)。右上的「一」代表天,象徵上天覆庇,賜下陽光和雨露。在天之下有「口」象徵「井」,代表「水源充足」;其下有「田」,代表食糧。這正如聖經說:「?眷顧地,降下透雨,使地大得肥美。神的河滿了水;?這樣澆灌了地,好為人預備五穀」(詩65:9)。綜言之,中國人認為「福」是神賜,祂從天降下甘霖,澆灌井田,使生活有水飲用,又使大地長出米糧和桑麻,如此便有吃有穿,生活便幸福了(申8:6-9)﹗
舊約聖經顯示希伯來人與中國人對「福」有類似的理解,除了身體康壽、生活富足、兒孫眾多及關係和諧外,還指向因信仰真神而得的心靈充實和生命豐盛(詩84)。神賜福目的,要顯示祂是其子民的神,無論環境順逆,若然倚靠,祂必拯救。因此,我們當求神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們,因為聖經說:「在?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16:11)。
基督教「福」音的最大奧祕,便是人能藉著相信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得以認識福氣的源頭—就是賜下各樣美善恩賜的上帝(雅1:17)。祂所賜的福,超越「物質」和「今世」,乃延至「屬靈」和「永恆」。正如聖經說:「使你們知道祂的恩召有何等指望,祂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並知道祂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弗1:18-19)。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