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02, 2005

吳宗文牧師:推介《基督新報》:一份信仰純正的基督教電子日報

推介《基督新報》:一份信仰純正的基督教電子日報
吳宗文牧師

  最近我將兩期共1200份送來宣傳的某一基督教報刊,全部丟在垃圾筒。原因是該期刊登了一位神學院講師的文章,此人「語不驚人誓不休」地指控信徒於南亞災難期間開佈道會是「發死人財」。據其沾沾自喜的宣露,原來去年「沙士」期間已有前科。若然逆境不能傳道,順景又毋需佈道,那麼,還有什麼時候可以傳福音呢?保羅說:「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4:2)。這篇題為「又見妖言惑眾」的文章,引用了耶穌對西羅亞樓倒塌事件的回應(路13:4-5)。主當時不正是藉此佈道,勸人悔改嗎?所以這恰好是對其文章立論的最佳駁斥。正如聖經說:「誰用無知的言語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伯38:2)。當傳媒報導自南亞災難後,覺得世事無常而到佛堂聽經,希望知道地運要往道場問卜,或感受真主懲罰而去回教寺禱懺者,均明顯增加時,而某些「基督教」人仕卻妄自菲薄,認為開佈道會是從災難者身上得利益,真是怪誕﹗究其言論,不難看見其背後偏倚的神學預設。這份基督教刊物本由一群福音信仰立場的牧者所發起興辦的,但如今竟淪為不信者,甚至異端攻擊基督教的平台,此實不忍卒睹。難怪有人評論這份失卻立場的報刊,已淪為「基督教的蘋果日報」。也許那群所謂福音派領袖樂於沽名釣譽,掛其名為顧問、董事,但實質卻不聞不問;也許報刊的主要負責人忙於年薪豐厚的電台節目,而報刊業務已失控也不自知。

說這些,目的是想告訴大家,今天不是所有掛著「基督教」品牌的東西便是屬於基督教。

所以當《基督新報》兩位年青同工來訪時,在未知其內容之先,我便問了一些先決性的問題:這個事工是基於什麼異象而產生?來自那個組織?有什麼人作顧問和董事?同工的教會背景為何?機構的信仰立場是什麼?我這樣問,除了前文原因,也因為年紀稍長,不少新興運動,都希望找一些「老牌子」的人物來對其事工加以肯定。最近有一個國際的祈禱運動,將於聖靈降臨節舉行一個全城合一祈禱大會。香港區的聯絡人致電給我,希望我能首肯,在他們致全港教會的公開信上與她聯署。當時我考慮了一會,便對這位可敬重的女仕說,我個人的習慣是先看清楚一個運動的緣起及信仰立場,才會「認許」(endorsed)。結果那封信我沒有簽,而及後她送來大批資料,我在審閱後,並經証實在這個以尋求屬靈合一的祈禱會上:(一)不會邀請天主教人士同台禱告(我個人不反對與天主教或其他宗教人士在其他議題上之合作);(二)不會鼓勵在會場上說方言;(三)不會有「聖靈擊倒」或「按手醫治」等妨礙靈裡合一的事情出現後,才決定對這位熱心姊妹的努力給予支持和認許。

  《基督新報》是一份在香港新成立的華文基督教電子日報,其淵源是美國加州三藩市著名的Christian Post。在網上翻閱其國際顧問名單有美國著名的福音派領袖,大部份為革新後的美南浸信會人士,其中還包括華人教會中堅守改革宗立場的林慈信博士。再看其信仰宣言,都是「四平八穩」的。於是我才有信心向他們推介了一些在電子媒介方面有認識的牧者名單。在此,謹向大家推介《基督新報》:一份信仰純正的基督教電子日報,歡迎信徒每天上網瀏覽,網址為www.gospelpost.com.hk 。